主婦手症狀

「主婦手」正式名稱為接觸性皮膚炎(Contact dermatitis),成因亦主要是雙手經常濕水、長期接觸肥皂、洗衣粉、消毒水或化學物品等等,導致皮膚表層失去油脂的保護,引致水份流失,皮膚變得非常乾燥,皮膚因此對外來刺激物的抵抗力變弱,雙手因而受到損害。

新冠肺炎持續蔓延,要防疫當然要勤洗手,但頻繁洗手和使用酒精搓手液有機會導致手部濕疹,又稱「主婦手」,使雙手變得又乾又紅。

家庭主婦每天面對繁重的家務,時常需要用雙手接觸化學性物質,如肥皂、洗潔精、洗衣粉等,久而久之讓雙手皮膚角質層變薄,最怕就是患上「主婦手」。

【特徵】

主婦手又名接觸性皮膚炎(Contact Dermatitis),是雙手呈現過敏性皮膚炎的一種濕疹現象,多為接觸了刺激性物質或過敏性物質所引起。

  • 刺激性皮膚炎(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, ICD)——接觸直接損害皮膚外層的物質,如肥皂、洗潔劑、消毒劑、漂白劑、化學溶劑、甚至水。
  • 過敏性皮膚炎(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, ACD)——接觸導致免疫系統發生過敏反應的物質。比如金屬、化妝品、塑膠、指甲油等。

因為長期接觸以上物質,手部的皮膚角質層變得脆弱,導致水分容易流失而導致皮膚乾燥,因而降低皮膚對外界刺激的抵抗力。

【徵狀】

輕微:痕癢、乾燥脫皮、紅腫、出現紅斑或水泡;
嚴重:皮膚龜裂、發炎、流血流膿。

【預防】

一、清潔皮膚

如果接觸了致敏原或刺激物,請盡快用溫水或溫和的肥皂沖洗受影響的皮膚。

二、使用手套

在做家務或需要接觸刺激性的液體時,請戴上手套。然而塑膠手套因為不具備吸汗性質,久戴亦有可能引起過敏。若是對塑膠膠手套過敏,可在內層增加棉質手套。

三、頻繁保濕雙手

每次清潔雙手或是洗澡後使用潤膚劑(emollient),如凡士林、椰子油等塗抹在手部,能夠鎖住肌膚水分,並形成保護膜,有助於保護皮膚免受致敏原和刺激物的侵襲。

四、更換刺激皮膚的產品

若想保護雙手免於收到過度刺激,可使用溫和性質、無皂性或是成分天然的清潔用品或是化妝品,購買前也應該仔細查看製造成分,以確保不含任何刺激物或致敏原。

成份:螺旋藻提取物,蘋果果膠,粟米芯素,洋蔥素,綠茶素 (EGCG)

  • 濕疹
  • 牛皮癬
  • 主婦手
  • 銀屑症
  • 氣管敏感
  • 鼻敏感
  • 哮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