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腸癌 - Colorectal Cancer
大腸直腸癌的症狀常常和腫瘤的生長情形及位置有關,大腸直腸癌大部分是由息肉演變而來,初期通常沒有什麼症狀,約有百分之四十的比例大腸直腸癌發生在近端結腸的位置,約百分之六十的比例發生在遠端結腸、直腸的位置。
成因
大腸癌的族群
雖然大腸癌在年輕人身上也會發生,但是還是以年紀大的人得病的機會較大。四十歲以上的人,不論男女,得到大腸癌的機會就增加了。患者若有非特異性大腸炎、多發性大腸息肉症、免疫不全疾病,有過直腸或結腸癌病史,有過乳房癌或生殖器癌病史,有家族性大腸癌病史,均應視之為得到大腸癌的高危險群,都需要特別注意是否得到了大腸癌。
大腸癌高危險群
1. 50歲以上之男、女性或大便潛血反應陽性者
2. 得過大腸癌
3. 得過息肉、大腸腺瘤
4. 有八年以上的潰瘍性大腸炎
5. 得過乳癌、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者
6. 一等親有息肉症
7. 一等親有大腸癌相關病史
8. 一等親有2人以上有癌症
9. 經常攝取高脂肪、高熱量、低纖維食物或嗜菸酒
預防大腸癌
- 發生在遠端左側位置的大腸癌,其症狀包括直腸出血、排便習慣改變、新發生的便秘或腹瀉、大便變細小和腹痛等症狀,以上的症狀可能是因為慢性或急性大腸阻塞所導致。
- 發生在近端右側位置的大腸癌,其症狀則以疲倦、貧血相關症狀、腹瀉、腹部腫塊等。
- 發生在直腸位置的癌症稱之為直腸癌,其症狀包括排便急迫感、裡急後重感、排便時會帶血或粘液、排便不完全感等。
- 其他症狀如會陰處疼痛,泌尿道方面症狀和陰道瘻管等。較晚期的大腸直腸癌,其症狀包括疲倦、厭食、體重減輕等,這些症狀可能與癌症的進展和轉移部位有關。
大腸癌為癌病發病首位,政府資助的「大腸癌篩查計劃」 (往稱「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」) 已恆常化,並分階段擴展至50至75歲及沒有症狀的香港居民。
接受篩查的人士會首先進行大便隱血測試,檢驗是否有肉眼都見不到的微量血液。若有,會安排接受大腸鏡檢查及切除有可能出現的大腸瘜肉,避免其演變成癌症。
可在衞生署大腸癌篩查計劃網站查閱詳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