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宮頸癌 - Cervical Cancer

子宮頸癌的好發生年齡都比較集中在生育婦女到停經前後之間,中位年齡是56歲。

子宮頸癌的罪魁禍首-人類乳突病毒(HPV),隱藏在人類身體的潛伏期可高達5~10年之久,而傳染途徑多為性接觸傳染。根據世界統計,有高達一半以上的婦女皆不可避免地會感染HPV,而重複感染HPV更會提高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。

背景與成因

大約7成子宮頸癌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,俗稱HPV病毒 – 第16型和第18型導致。生殖器的HPV病毒主要透過性接觸感染,病毒會在子宮頸、陰道、陰莖、肛門,甚至口腔及喉嚨等部位潛伏,一般沒有症狀,亦能夠被人體自身的免疫力清除。

不過,當子宮頸內的細胞受到HPV病毒的持續侵襲,可能會導致細胞變異,從而引發子宮頸上皮內瘤。子宮頸上皮內瘤分為三期,以有多厚的子宮頸上皮存在變異細胞來劃分,如患者達第三級仍未獲得適切的治療,則有可能發展成子宮頸癌。

臨床症狀

早期的包括侵犯性子宮頸癌往往沒有任何症狀,必須靠陰道抹片篩檢,及進一步的陰道鏡檢查,甚至切片的組織檢查才能發現。較晚的侵犯性子宮頸癌的症狀則包括;惡臭的分泌物、不正常的陰道出血,如:非經期的出血、性生活時接觸性出血、更年期後的陰道出血等。一旦有這些症狀出現時,必須立刻接受檢查,以確定症狀發生的原因。

女性如符合以下條件,將比其他人有較高機會患上子宮頸癌。

  • 感染HPV病毒第16型和第18型
  • 過早開始有性經驗、性行為過度頻密,或者有多個性伴侶
  • 曾感染性病
  • 長期使用口服避孕藥,年期達5年或以上
  • 已生育3次或以上,而第一次懷孕時年紀較輕
  • 免疫能力低,例如患有慢性腎病、愛滋病等
  • 有吸煙習慣

相關檢查

  1. 子宮頸抹片:
    採取混有子宮頸細胞的分泌物,經染色處理後,可以找出是否有可疑的癌細胞存在,這是一種簡單可靠而又不痛且不會出血的檢查。遇抹片檢查陰性,乳突和巨細胞病毒呈陽性反應及抗原SCC或CEA,呈強度反應時,都應該考慮進一步檢查。

  2. 陰道鏡檢查:
    陰道鏡檢查是利用放大至四十倍的顯微鏡,在明亮且特殊的光源下詳細檢查子宮頸。從上皮細胞和血管的變化,可分別出良性或惡性的病變。重要的是在陰道鏡下從可疑病灶做直視切片,供做組織學的確定。

  3. 錐狀切除術:
    在任何懷疑可能有侵犯性子宮頸癌的情況下,又不能經由抹片或陰道鏡切片的報告得知時,必須做一個子宮頸錐狀切除的小手術,以確定診斷。

大腸癌為癌病發病首位,政府資助的「大腸癌篩查計劃」 (往稱「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」) 已恆常化,並分階段擴展至50至75歲及沒有症狀的香港居民。
接受篩查的人士會首先進行大便隱血測試,檢驗是否有肉眼都見不到的微量血液。若有,會安排接受大腸鏡檢查及切除有可能出現的大腸瘜肉,避免其演變成癌症。
可在衞生署大腸癌篩查計劃網站查閱詳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