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糖尿病症狀】
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,病徵為血糖持續過高。當胰臟無法製造足夠的胰島素(一種調節血糖的荷爾蒙)或身體沒有對胰島素的作用產生反應(又稱為胰島素抗阻性)時,便會形成糖尿病。
我們進食後,血糖水平便會上升,胰臟會分泌胰島素將葡萄糖轉化為能量或將其儲存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不會被轉化為能量,而是停留在血液中,因此血糖水平比正常人高。
糖尿病患者患上心血管疾病如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較高,這些疾病均與高血壓、高膽固醇和肥胖有關。
【原因】
- 缺乏能幫助身體利用糖分的胰島素
- 製造胰島素的胰島細胞不明原因壞死
- 攝取的糖分、熱量過高
- 過胖
- 有其他的慢性病如高血壓、高血脂或癌症
當這些原因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之後,身體再也無法恢復到可以正常「利用糖分」的狀態,就會形成糖尿病。 但如果身體缺乏胰島素,或是細胞無法使用胰島素、產生了「胰島素阻抗」,血液中的糖分就無法進入細胞中,造成身體缺乏營養、同時傷害血管,就形成了「糖尿病」。
【症狀】
常見症狀如下(通常出現多於一種症狀):
- 日間和夜間頻尿
- 即使喝大量水仍感到極度口渴
- 持續的飢餓感
- 食慾正常但體重仍下降
- 持續感到疲勞或虛弱
- 生殖器旁皮膚痕癢或出疹
- 視力模糊
- 手腳麻痺
- 傷口難以癒合
【治療】
所有類型的糖尿病:
- 實行健康均衡飲食:避免進食高脂肪和高膽固醇的食物、多吃蔬果、留意糖份攝取
- 定期運動
- 保持健康體重
一型糖尿病:
- 需要每天注射胰島素
二型糖尿病:
- 早期治療包括口服藥物
- 如患者過胖,則須注射減重藥物
- 病發後期或如出現腎病或肝病則可能需要接受胰島素注射
妊娠期糖尿病:
- 需要服用多劑胰島素
- 須密切監察,隨著孕期發展可能需要調整胰島素劑量
- 通常在生產後停藥,但建議定期進行二型糖尿病評估
- 隨後再懷孕應及早進行檢查
類固醇誘發糖尿病:
- 通常需要接受胰島素治療,但視乎嚴重程度可能需要同時服用口服藥物或進行胰島素注射
- 隨着類固醇劑量改變,可能需要調整治療
【併發症和相關疾病】
- 眼部併發症如視網膜疾病、白內障和青光眼;嚴重者可致盲。
- 腎病;末期腎衰竭需要進行血液透析或腎臟移植手術。
- 神經性疾病,例如足部、腳趾和手指麻痺及疼痛,繼而患肢完全失去知覺。
- 足部疾病,例如水泡和傷口難以癒合,甚至出現壞疽,嚴重時可能需要截肢。
- 心臟和血管疾病,例如冠心病、中風或足部動脈疾病,甚至可能出現壞疽。
- 容易出現感染(尤其是細菌和真菌感染)。
成份:白藜蘆醇、硫辛酸、洋蔥素、苦瓜素、乙醯半胱氨酸
- 關注血糖的人士為對象
- 有助於穩定血糖
- 關注血糖的人士服用
- 促進血氣及新陳代謝
- 有效調節循環系統
- 減低升醣指數
- 適合關注四高人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