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維他命C / 維生素C】
維他命C(Vitamin C),又名抗壞血酸或維生素C,是一種由葡萄糖轉換而來的碳水化合物,外觀呈白色結晶狀,屬弱酸性且帶有酸味,是人體中最重要的水溶性維生素,多數哺乳動物能自行從體內合成,唯獨人類因基因變異,無法自行製造,須由食物中攝取。
在人體中,維他命C具有多種功能,其中最重要的有幾種,包括抗氧化、抗發炎、抗病毒、抗菌、製造膠原蛋白等,這些也是維持健康的基本條件,因為對抗疾病都與這些因素息息相關。
【維他命C有益2019新型冠狀病毒病】
2019新型冠狀病毒病(COVID-19)是由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2 (SARS-CoV-2)引起的,對全球公共衛生造成了災難性影響,由於具有高度傳染性,自首例確診病例以來,全球感染人數持續上升。Vitamin 維他命C – 增強免疫力、減輕疫苗副作用。
在臨床實踐中,支援性干預和使用免疫調節劑、抗病毒治療、抗生素、抗瘧疾藥物、恢復期血漿輸血相關技術等多種治療方法。
【維他命C降低尿酸水平】
高尿酸血症(Hyperuricemia)通常被定義為血清尿酸(uric acid)濃度高於7mg /dl,發生率約8.9%至24.4%可分為症狀性(伴有痛風、尿石症或急性尿酸腎病症狀)和無症狀性(定義為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而無上述任何症狀),維他命C對於降低尿酸或許有正面幫助。
雖然大多數無症狀患者從未出現可歸因於尿酸鹽晶體沉積的變化,但已發現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可能導致組織損傷,並增加高血壓、血脂異常、肥胖、代謝綜合征、2型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腎臟疾病。
【維他命C降低C反應蛋白】
補充維他命C對於降低發炎指標C反應蛋白有正面幫助,C反應蛋白(C-reactive protein)是一種急性期蛋白,是發炎過程的生物標誌物。
在發炎或壓力反應如冠心病、創傷、關節炎和手術損傷時,其血清水平升高。
【維他命C的好消息】
在1960和70年代,維他命C因為被認為能預防感冒而聲名大噪。直到90年代中期,仍有許多報告指出,在感冒初期服用高劑量的維他命C,能縮短病程的時數,因為它能抑制組織胺的形成,減緩咳嗽、流鼻水的症狀。
同時,有些科學家也發現,維他命C能預防某些癌症,維他命C的攝取量和癌症的發生成反比。荷蘭一項飲食調查發現,飲食中得來的維他命C,有助於減少胃癌。
許多研究也顯示,即使每天只服用110mg適當劑量的維他命C,也能減少子宮頸癌、大腸癌和胰臟癌的發生。
除此之外,英國劍橋大學的一項研究也發現,維他命C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病的發生,血液中的維他命C濃度愈高,罹患腦中風的機率就愈低。根據研究,每天只要服用中劑量500mg的維他命C,就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,並降低血壓。
【維他命C的壞消息】
僅管如此,維他命C並非萬能,高劑量的服用也可能帶來一些風險。
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研究所所長黃士懿指出,許多研究都指出高劑量的維他命C能預防癌症,但對肺癌卻有相反的效果。
理論上,維他命C是第一線的抗氧化物,當自由基出現時,會先和它結合,以減少自由基對身體的傷害。但如果維他命C碰到有氧的狀況,如抽菸者肺部的氧壓較高,反而會先和氧結合,產生更多的自由基。這也是為什麼研究的結果顯示,抽菸者服用高劑量的維他命C,得到肺癌的機會反而比沒有服用的人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