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血栓成因?血栓症狀?接種疫苗會否引致?】
【血栓成因】
血栓 Thrombosis 形成會導致血流受阻。造成的原因不只一種,當血管壁受損時,身體會產生血小板及纖維蛋白會組成血塊以止血。但即使血管壁沒有受損,血栓仍有可能生成。如果血栓離開原本的位置,就會減慢或阻斷正常的血流。
當血栓進入循環系統的關鍵部位,包括心臟、大腦或肺部,有關血凝塊則稱為血栓塞,導致相關器官沒有血液供應,會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,嚴重者可能會突然死亡。
- 心臟栓塞: 由動脈血栓引發的心臟血管組織老化,變硬和增厚,導致血液流動緩慢;假如粥樣硬化物突然爆裂,內裡物質與血液接觸,便會形成血栓,因而阻塞血管,形成心肌局部缺氧、心肌梗塞、心臟衰竭,甚至死亡。
- 腦栓塞: 由動脈血栓引發的為腦組織供給營養的動脈血管發生阻塞,造成腦部缺血所致,因為阻塞的原因不同,又可細分為「腦血栓」及「腦栓塞」兩種。
- 腦血栓
- 因血液凝固異常,使黏稠度變大而造成血栓。
- 因為腦血管(動脈)發生粥狀硬化,形成斑塊使動脈的管腔變窄而產生血栓,血流突然停止,因而造成腦部缺氧壞死。
- 腦栓塞
- 由腦部以外的地方流進來的血拴阻塞腦血管,導致腦部缺血壞死。
- 腦血栓
- 肺栓塞: 由靜脈血栓引發的因肺動脈突然受血塊阻塞而引致。當靜脈血流受到疾病或一些特定情况影響,凝血因子濃度上升或靜脈血管壁破損,便可能產生不正常的血凝塊,並隨著靜脈血液回流到心臟及肺動脈,繼而引發栓塞。
【血栓症狀】
大部分患有血栓栓塞的人士都是沒有任何症狀或前兆,嚴重者可能會突然死亡;而另一部分的患者則有以下症狀:
- 呼吸短促或喘不上氣
- 間中咳血
- 胸腔部位疼痛
- 單腿酸軟或肌肉疼痛(通常是小腿或大腿內側)
- 腿部或手臂腫脹
- 身體一側麻木或無力
【預防方法】
現時醫學上認為血液淤滯與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有關,以下方法都可以預防血液淤滯,從而減低血栓形成的風險:
- 戒煙及減少飲酒
- 多喝水補充水分
- 定期運動
- 飲食均衡
- 避免久坐/臥不動(例如在床上或長途飛機上)
- 如長時間維持同一坐/臥姿勢,應定時伸展下肢或小腿
在長途飛行後或嚴重創傷/大手術之後需要長期臥床休息的人士,容易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,因此建議穿彈力襪預防;醫生或會建議每天服用低劑量的阿士匹靈來稀釋血液。
【血栓塞與疫苗載體有關】
顧小培指出,現時有兩種mRNA的包裝方法,「復必泰即BioNTech的包裝方法是利用一層脂肪膜包着mRNA,薄薄的一層脂肪膜。但是阿斯利康則利用腺病毒包着mRNA,分別之處是BioNTech像一顆雲吞,用很薄的雲吞皮包着;或者像叉燒包,肥膩的麵糰包着mRNA。大家可以留意注射疫苗時,復必泰注射的份量僅是0.1或0.2cc(毫升),用很幼細的針筒;至於阿斯利康,則要用較粗的針筒,3cc針筒可以注射1cc的份量,起碼有5倍的分別,接種時,突然注射了1cc或2cc的東西進入肌肉裏,要勉強撐開肌肉裝住1cc或2cc的東西,會使其他肌肉不適。如果打完針後不要捽肌肉,試圖緩和不適感,這就會出事了。因為這樣一捽,就會將病毒捽入肌肉的微絲血管內,便會啟動了上文提及預防敗血病的機制,於是出現血栓塞。」